大家好,我是七爸,一枚自学买保险的宝爸。
有些人,买了保险,但他们后悔了,觉得保险是骗人的,于是要脱离苦海,退出的理由各种。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人退保的真实理由吧,大家也一起来分析分析,退的值吗?对于她们自身,又犯了哪些“错误”?
希望通过这些真实案例的分享,以及所谓“过来人”的心声,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会正确选择,更是避免有可能发生的不必要的损失。
01 网友A:后悔买保险了
在亲戚那买了太平洋的金佑人生终身寿险分红型AB款,保费交20年保终身,保额每一份10000元。当初说只要买一份A款,买十份的B款可以少交一年的保费,于是我买了一份A款,十份B款(只需交19年即可),每年两份保险费将近3500元,交了4年,将近14000元。
现在后悔了,一是保额低,算了一笔数,假如交够20年,保费共交6万6千多,保额才11万元,不划算。
二是当初说到期后可以领取出来相当于当存款,但是合同没体现,分红的钱也到不了口袋,总觉得有坑。
三是今年失业了,工作不顺利,认为保费高。今年的缴费到期且过期一个多月了(缴费有2个月的延期),一直在犹豫,交了又觉得会损失更多的钱,不交吧前面交的钱又打水漂了。
现在想换成百万医疗和其他保费低保额高点的重疾或意外险。还有问一下:如果退保,原来的业务员会知道么。
以上为原文分享,其实,这位朋友的问题,他自己已经说出来了。
首先,买的保额低,如果真遇上什么大病,11万元的保费,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据数据统计,28种高发重疾的治疗费用一般为20-50万元,不同疾病治疗费用也有差异,一般会按照平均值来取医疗备用金,也就是30万元,这也是建议大家配置重疾险保额的起步线。
其次,金佑人生的分红主要分为年度红利和终了红利(终止保单),重要的是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连保底利率也没有,也就是说分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主要看保险公司能分给你多少。
再次,失业带来的不确定性,让自己少了安全感,有了退保的想法,而且退保的话还在顾忌着面子,担心那个卖保险的亲戚如果知道了会怎么办。
所以,综合来看,这大概率是人情单闹的,自己想了解保险也对保险认可,正好有亲戚售卖。但是,她们之间只是满足了买保险的需求,却没有匹配到合适的保险,如对疾病保障的需求,对理财的条件、规则、收益的明确。当然,现在博主的思路还是挺清晰的,只可惜晚了四年。
02 用户B:买保险那些坑!
买保险那些坑!大家要买保险一定要注意了!!这是我买的一份万能型保单,是一份理财产品,我就是被她的烟雾弹着了道。想着一年6千,交15年,到了60岁就有他说的收入了,当做理财和健康的保障。
这是我买的一份万能型保单,是一份理财产品,我就是被她的烟雾弹着了道。想着一年6千,交15年,到了60岁就有他说的收入了,当做理财和健康的保障。
我也没想到我会在今天把它取消了,收益没多少,还不及每月管理费150,反而违约金高的可怕9千多。
说这个保险,是为了大家买保险一定要考虑清楚,一般人不建议买这类型的保险。续费15年,要到你60岁(身体健康),可能有她说的收益。如果你在60岁之前取消那么违约金是相当的高。
不是一般人,当我没说。
这位网友被烟雾弹迷惑了吗?身上出现的问题,我觉得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可能的销售误导或引诱,让自己迷失了双眼,只盯着收益去了,当然不知道真实的销售环节是怎么样的。但是对于大家的提醒则是,卖衣服的不会说衣服不好,只会说穿在您身上真漂亮。在接受糖衣炮弹的时候,多给自己提个醒,这世上就真的有如此完美的事情?
二是他自己也说了,一般人不建议买。我把这个拆分下,想要考虑长期收益型的产品,一定要明确这笔钱是中短期不会动的,即使遭受疫情也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或者这笔钱占到生活的多少占比,是绝对不能超出警戒线的,否则遇到突发的情况就要像这位网友一样,不想交了、交不起了,那这就属于自己违约在先,就要承受相应的损失,对自己的财务规划是要必须建立的。
综上,我们总结下关键词:人情单、亲戚关系、理财又保障、收入下降、疫情、财务规划、长期投资等,看了之后,你是不是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触。
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如果没有过硬的资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讲,降低对投资收益的欲望,适当放短投资的周期,以稳为主,才能让你处在安全的屋檐之下,更是避免类似河南银行存款取不出来的事情降临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