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中断两年可以续交的,城镇居民医保是交一年保一年,如果断了则次年不能报销。则交上来年又能报销了。
断缴,即使补缴了医保费;但是在补缴以前的发生的治疗费用都不在医保的支付范围
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参保缴费手续,视为中断参保。
(一)、 申办参保(增员)须知
1、提供资料(以下资料需附原件及其A4纸复印件):
①未满18周岁的人员:《户口簿》(户口簿内所有成员资料均需复印)、《身份证》(16周岁以下人员未领身份证的可不提供)。
②18周岁以上仍在全日制学校就读人员:《户口簿》(户口薄内所有成员资料均需复印)、《身份证》、所在学校开具的学籍证明。
③18周岁以上城镇非从业居民:《户口簿》(户口簿内所有成员资料均需复印);《身份证》(复退军人需提供退伍或转业证件)。
④低保对象:《户口簿》、《身份证》、《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
2、办理流程:
经办部门:①居住在惠城区的桥西、桥东、江南、江北、龙丰和河南岸街道办事处的城镇居民到惠城区社保局关系股办理;②居住在县城和惠阳区的淡水街道办事处、大亚湾区的澳头街道办事处的城镇居民到所在地社保局关系股办理;③居住在其他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城镇居民到所在劳动保障管理所或社保局办理。
业务办理完毕,经办人员打印《惠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增员校对表》当场交给申办人,申办人如发现有错漏的,须在五个工作日内到经办部门纠正,逾期不办的视作无误处理。
业务受理时间为每月1-24日,当月申报的业务次月起生效,以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一个社保年度,一次性缴足一个社保年度内的医疗保险费,每年的6月1日至30日应一次性缴纳下一社保年度的医疗保险费。
(二)、 申办停保(减员)须知
1、提供资料(以下资料需要原件及其A4纸复印件):
①就业:凭用人单位证明及签订劳动合同书。
②出境: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及《身份证》。
③死亡:凭《死亡证书》或当地派出所的有效证明及《身份证》。
2、办理流程:
经办部门:到参保所在地社保局关系股或劳动保障所办理。
社保断了2年怎么办
第一可以去进行补缴,根据法定,两年之内的社保都是可以去进行补缴的,但是补缴的话是需要有相关的证明。
超过三个月社保的补缴,都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劳务合同,以及工资发放的银行流水,所以说如果我们去找补缴的机构进行补缴,可能会比较的费时费力。
除非说我们断缴的这2年,本身就是属于我们在企业工作期间企业应缴未缴的部分,我们就可以要求企业去进行补缴。
第二,大家也可以不用管之前的社保,重新的去进行社保的缴纳。
社保断了2年还能够使用吗
首先说养老保险,社保断了两年,并不会影响到养老保险,因为养老保险是属于累计交够15年就可以了,退休了之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如果已经交够了15年对养老保险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如果没交满,我们也可以在退休的时候一次性补交,或者说我们新缴纳社保,之前的社保也不会白交了,都会计入到累计的年限。
其次就是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在断缴之后肯定是不能使用了,可以重新去缴纳社保,然后需要再等待6个月,医疗保险就可以正常的去进行使用,生育保险一般是一年。
社保断了2年需要补交多少钱
具体要补交多少钱要看一下是什么情况的补交,如果是企业应缴未缴给我们去进行补交,那么我们只需要出我们个人需要补交的金额,滞纳金还有企业的那一部分,都是企业去进行承担。
如果说缴纳的是最低的基数,一个月我们大概就是几百块钱左右,两年的话大概也是在万元左右。
如果说你办理了辞职,单位肯定会在当地社保局给你的社保办停手续的。
最近2年因事不能工作,请问2年后可以再去社保局续交并一起把2年没交的补上吗?
没有问题的,但必须转移关系回户口所在地之后才可以补交的。
国家最近不是出了新政吗?但是不太明白......如能补,大概2年得补多少钱?——新政策是说,养老保险可以异地转移了。
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预计今年7月,国家将施行医保的异地转移了。对于补交,其它社保费用并不高,关键就是滞纳金这个数据很庞大的。
一般补交存在滞纳金的收取,为千分之2每天计算,而且还有利息的收取。
建议你选择续交即可。
还有,是这样的,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时间,可以多交,到时就可以多领取。同时,养老保险可以累计计算交纳年限,即断断续续交纳是允许的。
医疗保险至少需要交纳25/30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和医疗报销(只要续费达半年或一年以上,平时也是可以享受报销的)。
其他回答:
社保是你在国家办理的,单位只是一个中介。你原来在公司上班时是你和公司一起承担社保费用的,你不在哪工作了,社保就停止交了,不过你可以自己去交,这两年的钱也不用刻意自己去交,你可以选择有单位了再继续交。
反正你的社保是必须交够15年即180个月,中间你可以中断,可以用20或者30年的时间交够15年(180个月)的社保就行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