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险

医保怎么给家人共用-医保卡怎么共享给家人


一、医保怎么给家人共用


1、打开支付宝,点击市民中心,点击医保

2、在医保在线服务中,点击医保家庭共济

3、点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历年账户家庭共济备案

4、选择家庭共济,点击确定

5、点击医保绑定人员关系,姓名和身份证号,点击下一步提交,申请成功之后,家人就可以使用自己的医保卡了。

拓展资料:

医保卡使用人:

1、职工医保参保人:个人账户余额会减少,但是统筹账户的增多,可以用于门诊慢性病、多发并报销,支付比例50%,对于退休老人和慢性病人群是属于最大的利好!

2、居民医保参保人:可以享受职工医保参保人的个人账户余额,用于定点医院就医、药店买药、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发生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3、医保卡不用外借:账户共享不等于医保卡宫颈,只是账户资金转移,外借医保卡属于不合理的行为,参保人应该妥善保护好自己的医保卡。

此次印发的意见,在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方面主要囊括了三条措施。

一是建立普通门诊统筹,逐步将门诊里多发病、常见病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报销。这些费用原来基本是靠个人账户解决。

二是加强慢性病、特殊疾病的门诊保障,将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的疾病门诊费用也逐步纳入门诊保障范围。对部分门特、慢病、大病的相关治疗,在门诊看,但是按住院的政策管理。

三是参保人除了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可以持医院外配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结算和购药,符合规定的纳入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相应的定点零售药店也纳入这样的保障定点范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八十八条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医保卡怎么共享给家人


医保卡家庭成员共享操作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当地的社保服务小程序、公众号,在便民服务板块中,选择医保账户家庭绑定。其次可以在所在城市的社会保险服务网站,在社保业务办理中新增家人信息。另外就是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亲情账户功能添加家庭成员,这里要上传个人承诺书和户口本照片。绑定后,就可以用自己的医保卡余额给家人支付费用了。另外,部分城市在支付宝开通医保家庭成员共济功能,大家在支付宝的城市服务-医保中,也可以尝试绑定操作。
一、使用身份证号绑定
签订“家庭成员添加告知书”后,输入家庭成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关系,并上传指定材料。
①、签订个人承诺书(由系统生成),点击“开始签名”并按“确定”。
②、上传本人户口本(常住人口登记卡)、被绑定人户口本(常住人口登记卡),点击“添加账户”。
如果添加的家庭成员小于16周岁,点击【添加账户】按钮后即可完成账户关联。如果添加的家庭成员大于16周岁,点击【添加账户】按钮后,还需通过“人脸验证”,才能完成绑定
二、使用医学出生证明绑定
①、填写母亲姓名、身份证号以及出生医学证明编号后,点击【查询】;
②、在确认信息无误后点击【扫脸认证】按钮,对新生儿的母亲进行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成功后即可完成绑定。
法律依据
《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
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三、医保卡关联家人怎么办理


【法律分析】:一、各区社保分局医疗保险窗口申请办理:

1、在社保部门医保现金报销窗口刷卡关联,只需刷被使用人的社会保障卡。

2、录入使用人的社会保障卡号。

二、各定点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

1、在医院医保办(或社康),通过“网上医院”刷卡关联,只需刷被使用人的卡,

2、录入使用人的社会保障卡号。

如果尚未建立家庭成员关联,使用家庭成员的社会保障卡刷卡记帐时,需在使用人的处方、检查单、治疗单等背面注明以下信息:

1、家庭成员的社会保障卡号或身份证号码;

2、使用人社会保障卡号;

3、注明关系(如父子关系);

4、留下联系电话并签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管理服务的需要,可以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医疗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