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取社保补贴
如果你接到这样的电话或者群发信息,问你是否想要领取额社保补贴,你就要警惕起来了!
如果需要的话就拨打所谓的“社保机构”电话,然后附上假的电话号码。只要你和骗子通话了,对方首先会煞有介事的向你介绍所谓的“最新福利”,然后说想领取补贴,就需上报你的身份信息、社保卡号和银行卡号等预约。
遇到这类情况,最好是直接打官方的社保电话,特别是要套取你信息甚至卡号和密码的,一定不要告知。
二、社保卡被盗刷、被冻结
骗子会告诉你,社保卡被盗刷了XXXX元,为保障账户安全,需要向你核对社保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或者是账户异常、欠费、冻结等理由,还是套取你的个人信息。继而再加上一个要求,要你以后汇款缴费时,缴到指定账户。
如果你贸贸然轻信于骗子的电话,将钱汇到这个“指定账户”的话,那么不好意思,你这钱已经掉进骗子的口袋了!
三、社保卡已透支
社保卡里的钱能看病、买药,有骗子就钻了空子,他会已告诉你,说你消费过高,社保卡已透支为由骗你补缴透支额度,把差额打入指定银行账户。
社保卡是一卡有两个账户,医保个人账户和金融账户,相当于即是社保卡也是银行借记卡,能存取、转账和消费。说的是相当于借记卡,也就是说没有透支功能,不可能被透支的。
四、伪造官方文件
看到过一个深圳的案例,有市民收到纸质的通知性文件,是关于“社保基金账户临时变动”的紧急通知。大致是说账户变动了,打钱到新的账户。说是骗局了,大家也能看明白,就是骗老百姓打钱给骗子,但收到此类文件时一看,排版非常正式,文中还有“逾期不授理”、“责任自负”,还写明罚款,很是唬人,不明真相的话很容易被骗。
五、“优惠政策”参保
骗子冒充相关工作人员给你打电话,告诉你可以“优惠”参保,然后告诉你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办理社保卡。就是让你打钱给骗子,所谓的“优惠”,不过是诱饵。
六、个人声称能办社保卡
电信诈骗的一种,骗子开通“400”热线电话专骗老年人。先是聊聊养生,关心下老年人身体,推销一下保健品,然后聊聊社保,如果老人没有社保卡,就声称能帮忙办理,熟门熟路什么的。等骗取老人家信任后,就表示要收手续费来骗钱,拿到钱后就消失,事儿肯定是不给办的。
1、首先保留被骗证据。如:通信记录、聊天记录、转账或汇款记录等。
2、若个人被骗金额超过2000元及以上,建议立即打110报警或到附近派局所报案。若个人被骗金额低于2000元,如被骗几十、几百元的报警不予立案。也建议去派局所报案并提供有效证据。当受害人数、涉及金额累计达到一定数额时也将被立案调查。强烈建议受害者不要自认倒霉吃亏,而是带上证据去附近派局所做报案记录。
3、提高防骗意识。切忌贪图便宜轻信他人和向陌生人直接打款、转账而不通过第三方平台。
发现骗保可以打电话向保险公司举报或登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举报,反映情况;也可以依法收集相关证据、提供证人证言等材料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举报。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