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1、定额包干资金。每一年都会有定额包干资金返到医保卡上面的,2020年是返的50元到卡上的。
2、基层门诊待遇。一些基层门诊可以报销,也是固定金额,2020年是140元。
3、生病住院可以按照规定享受报销,报销比例如下:属于医保政策范围内的费用,超出起付线的部分(起付线一级医院100元/次,二级医院300元/次,三级医院800元/次),甲类药品,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60%,三级医院报销40%;乙类药品先自付10%,剩余部分再按照相应比例报销,二档比一档高5%,未成年人比同档成年人高5%。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法律分析:根据个人实际需求进行使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七条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医保报销一般是在医院的窗口直接结算的,是不用拿着票据跑到医保局来报销的。具体的报销比例每个地方略有不同,我们简单以昆明的政策做个说明。一级医院的起付线200元,报销比例85%;二级医院的起付线500元,报销比例75%;
三级医院的起付线1200元,报销比例60%。
延伸阅读:
1、计算方式
参保人就医后,发生了药品、诊疗等费用, 其中药品又包括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那么报销的方法是:乙类药扣除先自付后的费用,加上甲类药全部费用,再加上诊疗等费用中符合医保规定的费用,可 用于累计参保人当年的起付线。对于超过起付线、未达封顶线的费用,依据患者本人参保类型、就医医院级别等按规定比例报销。简单来说:医保报销的钱=(甲类药品的全部费用+乙类药品扣除自付的费用+其他符合医保报销的费用-起付线)x 相应的报销比例。
2、封顶线、起付线
起付线指的是医保基金的起付标准,目的是避免门诊可以看的小病去住院,不合理消耗大家筹集的医保基金,具体是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实际发生在“三个目录”内的住院医疗费用,自己要先承担起付标准以下的费用,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再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按比例报销。根据地区、医疗机构、门诊或住院等情况的不同,起付线标准也各不相同,从200元到1000元不等。
3、医保的三个目录
由于医保基金有限,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医疗需求,因此为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用药需求,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支出,规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诊疗等方面的管理,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医疗保障部门规定了基本医疗保险对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的报销范围,俗称“三个目录”。参保人员使用药品、发生诊疗项目或使用医疗服务设施发生的费用,如果属于“三个目录”内的,可以按规定进行报销;不属于“三个目录”内的,医保不予报销。目前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治疗用药都已纳入目录。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还分“甲类”和“乙类”, 两个分类的药品在计算报销金额时,纳入报销范围的比例也不同。医保药品目录内的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高的药品。参保人使用乙类药品时,要先按比例扣除一定的个人自付费用后,将余下费用再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