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手段,加大医保机构和医疗机构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责任。对医院进行预算精确化管理,探索总额预付制是改革的大方向。如何在总额预付制的探索中,充分考虑中国国情,趋利避害,是制度设计的重要环节。正确认识“总额预付制”总额预付制是指在一定医疗保障制度下,付费方根据服务人群或者覆盖的地理区域,经过测算向医疗服务提供机构支付一揽子费用的方法。实际上有多种应用方式。可以是整个的系统,如英国将其应用于整个NHS系统;可以是地区范围,如加拿大和中国台湾;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系统,如美国将其应用于退伍军人系统;可以在一个医疗机构。在国外,医保不仅可以支付给医院,也会直接支付给医生。因为国外是个体行医制度,而且医保所支付的对象往往不是指单个的医生,更多的是指一个医生团体,他们内部会有约定俗成的协商分配制度,支付到医生头上的额度与其实际服务的额度不会差距太大。总额预付制在实际操作中也不是简单地给一个定额。根据一定的情况,可能是预支付一部分,然后根据服务需要和工作进度,定期预付一定数额,到一定期限(通常是一年)再进行结算。实际上,结算时也有多种情况,有的是固定的,不管实际发生额,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还有的根据实际发生额,对超出部分进行合理分担,对余额酌情收回一部分。也有的是对预算的资金数额,划分可变的和固定的条目。对于可变的条目,如果出现超支,资金提供者仍然会提供额外的资金;对于固定的条目,如果出现超支,服务提供者要承担额外的资金。总额预付制仅是多种支付手段的一种,因此,它不可能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而往往根据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的情况同其他支付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制度设计应趋利避害总额预付制是利弊特点都很突出的结算办法。简单说,总额预付是把“双刃剑”,其优势在控费方面最为显著,但是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因为这种控费压力向下传导,在医疗机构和医生同患者的博弈中,弱势的一方永远是患者。因此,要理性分析实施总额预付制所需要的条件,应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要有基础数据和历史数据,做科学测算,这是实施总额预付的基础条件。二是对服务的质和量要有保障。实施总额预付制必须对诊疗标准有很好的把握,对一个疾病的诊治要有统一的标准,否则总额预付就成为儿戏了。国外医疗机构往往是与一个地区,一定的居民和患者进行绑定,而我们医疗机构的服务量很难把握。如果对量没有很好的控制,总额预付也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三是病种结构问题。要保证对各类患者都要公平对待,不能挑肥拣瘦,否则就会带来医院或者医生选病人,拒收疑难重症或拒收有医保患者的情况。所以,质、量和病种结构如果没有很好把握,总额预付制就容易跑偏。由此可见,总额预付制是一项对基础管理要求很高的管理制度,不能草率实施。对基础管理要求很高一是要对管理基础进行评估,对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需要分析总额预付制运行的条件,对医疗机构服务的“质”、“量”、“病种结构”进行及时、有效的把握和监测,看其具不具备实施条件。实施总额预付,对医院的诊疗规范、相关配套措施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实行总额预付制,没有好的管理基础是没法做的。二是寻求“医”、“患”、“保”三方利益的平衡机制。总额预付制最理想的结合点就是医院方面既能把不合理医疗费用挤出,又能保障合理需求。对患者而言,保障合理就医就是重点,在费用约束不够的条件下,可能被过度治疗;实施了总额预付制之后,合理治疗可能受到抑制。对于保方而言,通过总额预付制,把不合理的费用增长控制住,避免浪费,就达到了目的。如果找到这种结合点,总额预付就有了合理可行的基础。三是确保配套措施的实施。总额预付制是对综合管理要求比较高的一种付费方式。如果是按病种付费,只要管好医院端就可以了,而总额预付制就不仅涉及医院,而是对供需双方的情况都要了解和监测得很清楚。比如,为了避免医疗机构推诿病人,对医院的转院率、住院率、病人病种结构等都要有配套指标要求,从质量方面来讲还要求有完善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等与之配套。四是总额预付不是简单地把总额确定就完了,而是从确定总额,到执行,再到评估反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没有很好的实施监控,一年的定额半年就花光了,追加不行,不追加也不行,势必造成矛盾,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实施全过程的监控是必不可少的。五是总额预付制是一种支付办法,但不能单独应用,还要和其他付费方式相结合,在不同情况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支付组合方式。(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题案医保支付方式如下。
1、总额预付制:由医保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协商后确定某一定点医疗机构一年的总额预算(也可以是一季度的总预算),无论实际多少,以此为最高限度。
2、按服务单元付费:医保机构按预先确定的住院床日费用标准支付住院病人每日的费用,按预算规定的每次费用标准支付门诊病人费用。同一医院所有病人的每日住院或每次门诊费用支付都是相同的,固定的,与每个人的实际花费无关。
3、按人头付费:又称为平均定额付费,首先由医疗保险机构制定每一门诊人次或者每一住院人次的费用偿付标准,然后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院实际提供的服务人次向医院支付医疗费用。
4、按病种收费,又称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付制,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对不同级别定价,向医院一次性支付。
医保卡缴费流程如下:
一、线上缴费:登陆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办理网上缴费。
1、登录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点击“网上自助缴费”模块。
2、输入姓名、身份证、动态验证码登录。
3、接着点击左栏中的缴费明细,选择去支付”。
4、接着跳转到支付页面,点击“支付”,选择支付方式。
5、点击确认,生成订单,进入支付操作页面。
6、可以选择微信或者支付宝扫码支付 。
7、也可以选择快捷支付(主要针对借记卡和信用卡),也可以选择网银支付。
8、选好支付方式后,输入卡号和下一步后,就支付成功了。
二、线下缴费方式:应先前往乡镇(街道)、村组(社区)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受理点办理参保登记;第二步,再通过税务部门提供的缴费渠道缴费。办理参保登记之后第一次缴费最好是选择线下缴费,可以直接在村干部处缴费的,这样更直接。
个人购买社保时:
1、个人缴纳社保,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上社保(养老+医疗)。
2、参保条件:城镇户口或农转非户口。
3、办理地点: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劳动保障局)。
4、个人缴纳社保所需基本资料:户口本、身份证和复印件,2张1寸照片。
5、缴费标准:以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资为基础,养老缴费比例是20%,医疗约9%,目前尚有80%和100%两档可以选择。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