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险

单位停缴社保后自己怎么去交-社保卡公司停缴后自己怎么交


一、单位停缴社保后自己怎么去交


个人缴纳社保,只能缴纳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这两部分。具体流程如下:1、个人如何缴纳社保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上社保(养老+医疗);2、参保条件:城镇户口或农转非户口;3、办理地点: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劳动保障局);4、个人如何缴纳社保问题中所需基本资料:户口本、身份证和复印件,2张1寸照片;5、缴费标准:以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资为基础,养老缴费比例是20%,医疗约9%,目前尚有80%和100%两档可以选择。
社保自己交的三种情况:
1、辞职了,但还没有找到新公司。
这种情况只要你的社保五险缴纳一年以上,是可以领取4-12个月的失业金,依据个人的情况和各地的社保政策而定。但领取失业金的前提是你入职时被公司做了劳动用工备案,离职时公司做了劳动退工备案,并发有就失业证,离职时才能领到这个钱,当然也是视当地社保政策而定。但其实现实中大多数公司为了麻烦,所以不会去做用工备案,导致了很多人都没领过失业险。
所以在这里,也提醒那些准备辞职但已交过社保的同志们:选择好辞职时间,与原单位沟通,确定好社保缴纳的中断月份,跟新单位沟通好入职时间和社保的续交月份,确保原单位及时进行社保减员,新单位及时进行社保增员,避免社保断缴。(一般当月15号之后离职,当月原公司会给你缴纳,在下个月15号之前入职,新公司也会给缴。)
2、还没找到工作,但社保又不想中断。
那就要么自己缴,要么找中介代缴。
如果你是当地户籍,可以到户籍地社保局申请自费缴纳养老保险,不过,只能购买五险中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险。
如果你是外地户籍,自己不能直接交社保,需要找中介机构代办缴纳,只需交一定的手续费用即可。
3、新工作已定社保直接续上,要么就断交。
如果已有新工作的话,新公司会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去处理(当然前提是新公司有五险)。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二、社保卡公司停缴后自己怎么交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双方当事人是需要按照法定的比例缴纳社会保险的费用的,如果劳动者辞职的,用人单位是没有继续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的。
针对原来有工作单位;也一直都是由单位帮助大家缴纳社保的情况;后来由于公司倒闭或者是离职导致社保中断,想要在3年后续交的话;如果是以个人名义从现在开始续交;直接带上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到当地的社保中心进行缴纳即可。如果是想要将中间断交的三年时间也补缴上;需要大家支付一定的滞纳金;具体的金额要根据当地社保中心的实际要求为准。但要注意的是;想要一次性补缴15年的社保;目前是不予支持的。同时;大家以个人名义续交社保;今后也只能参与养老和医疗保险的缴纳;生育、工伤和失业这三个险种是无法以个人名义参加的。并且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但不管费用有多少;都只能是大家自己承担。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个人名义参与的社保险种少了很多;但需要大家缴纳的费用和以公司名义参保的费用是差不多的。所以;有条件的小伙伴不如以公司的名义参保;这样大家能够享受的险种还更全面一些。同时要注意的是;因为之前社保中断的时间比较长;关于医疗保险的报销方面;得缴满半年之后才能享受。从这里来看;社保的中断给大家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多的;包括即便是公司帮忙续交;工伤、生育和失业也得缴满一年后才能享受报销服务;因此平时能避免中断就避免。
总而言之,社保补缴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不补交而导致社保缴费年限少了,直接影响到以后领取的退休金,年龄大了很容易生病,社保看病是可以省钱、可以报销的,这些都是我们享受的权益,关乎到退休以后的生活品质,这个问题应该严肃对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
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