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社保改革已正式实施,对于当前企业职工来讲,到底是该不该买社保?
首先了解一下医保新规
一、个人账户新政策
个人账户由原来单位缴存部分加个人缴存部分,变更后只计入个人缴纳部分,单位缴纳全部进入统筹账户。
个人账户的钱变少了,医保报销的钱变多了。
二、个人账户共济
配偶、父母、子女可共济使用医保账户额度
三、普通门诊统筹
武汉职工医保于2023年2月1日起普通门诊统筹正式实施,普通门诊费用可进行报销,具体政策就是原来由个人支付的不同门诊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意思就是原来门诊看病只能用医保卡里的钱或者现金支付冒险者可以使用医保报销。
具体享受待遇如下:
五、报销说明
起付线采取累计计算方式。意思就是例如:起付线为700.第一次门诊消费400,不享受报销待遇,第二次消费400,累计800,剩余的100元(400+400-700)开始享受门诊报销待遇
限额说明
一年内超出3500元后不享受报销,只能使用个人账户或者现金
从整体政策来看,相当于个人账户是自己存的钱,然后自己来用,其实跟现金消费没有区别。单位缴纳部门不会进入个人账户,这样算下来跟合作医疗成了一个体系。医保系统已名存实亡。
退休改革
目前65岁退休的新闻一直在各大媒体曝光,虽然没有正式实施,但从情况上来看,这个是必然的结果,现在的专家发声就是一种政策的试探,因为法国的罢工事件,提前透露消息来看民众对政策的反应。
作为企业职工,哪怕是国企职工,99%不可能熬到65岁退休的年龄,那样就会出现大批的失业人员,无法工作,也无法领到退休金,估计大多数还是会去做一份临时底层的工作糊口。试想一下,一个20年工龄的工程师最后需要去大街上捡瓶子来维持生计是个多么可笑的事情。可能有些人认为自己不至于那么穷,会存一部分钱,但是仔细想一下坐吃山空能坚持多久,老年疾病你能抗住几波?
改革发出来半月,我所在单位已经出现一批转三方合同的职工,不缴纳五险一金,用派遣合同把到手的薪资提高(这个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企业也省去许多麻烦),正常一个员工例如工资到手5000,企业成本在8500左右(含社保、公积金一些福利项目),转合同后,薪资提升至7500,员工到手现金增多,企业成本也降低,双赢的局面。
但是这种三方合同存在的弊端就是稳定度不够,合同到期企业可以选择不续签,也不用承担违约金。40岁以上职工的稳定度就会很差。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不缴纳社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