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是国家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福利。
我们去医院就医,都会记得要带上社保卡。
大家已经习惯性认为,只要有医疗费用产生,社保或多或少可以报销,其实不然。
社保不是万能的,它只是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那么,哪些情况可以报,哪些情况不可以报销呢?
赶紧跟着奶爸一起来看看。
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图。
(社保主要报销范围)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社保报销主要包括医疗保险报销、生育保险报销和工伤保险报销三部分。
其中医疗报销比例是最高的,但会因各地政策不同会存在一定差异。
生育保险保障主要包括:
工伤保险保障主要包括:
包括:辅助器具费、康复治疗费等。
包括: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生活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治疗费等。
包括:伤残津贴、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
其中,工伤保险报销还必须先进行《工伤认定》,才能确定是否符合报销标准。
(截图来源: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因为生病或意外需要就医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就要由医保来报销了。
简单说完社保的报销范围,我们再来看看,社保究竟有哪些情况不报销。
依然从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三个维度来看。
医疗保险保障:
医保是社保报销中使用率最高的,所以不管是报销额度还是报销范围,限制也更多。
简单地说,医保报销限制,包括两定点、三目录、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封顶线等。
如下图:
(医保报销限制)
符合这几个限制条件规定的费用,才可报销。
例如,医保三目录规定了药品、定点医院、疾病报销和医疗范围等。
《药品目录》也会不定期调整,而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有8类比较常见的药品被踢出药品目录。
此外,以下几种特殊情况,医保是不能报销的。
比如不去指定医院就医,或不按要求办理转诊单。
比如出诊费、伙食费、营养费、输血费、冷暖气费等。
因车祸、打架、酗酒等原因产生的医疗费用。
这一条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举个例子:
小王在过马路时,在斑马线上被违法闯红灯的车辆撞倒受伤。
在这类交通事故中,应当由第三方责任人(即肇事司机)承担的医疗费用,医保不报销。
如果此时小王自行到医院就医,不对医生说明受伤真实原因,而是让医生按照意外跌倒等原因给自己治疗,并使用医保报销,属于欺诈骗保行为。
当然,以上只是各地通用的情况,具体报销还要遵循当地详细的报销政策。
生育保险不报销的情况有:
工伤保险不报销的情况包括:
概括地说,医保不够,商保来凑。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而言,弥补医保的不足,重点考虑百万医疗险、意外险和重疾险。
1、预算有限,建议优先购买医疗险
由于医保报销有起付线、封顶线、医保目录限制等问题,使得医保的实际报销比例大打折扣。
而医疗险可以作为医保的补充,大大提高因意外或者疾病后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2、意外险必不可少
对于成年人来说,万一发生意外伤残或者身故,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意外险保费便宜,杠杆率高。
如果买了意外险,万一发生意外伤残或者身故了,会有一笔钱一次性赔给家里人。
3、重疾险弥补收入损失
重疾险的功能与前两类险种有重合之处。
不同的是,罹患重大疾病可能造成收入暂时或者永久中断。
病人无论是在生病还是康复期间,都需要专人照顾,后续还要服药,家庭还有各种开支等。重疾险可以有效补偿收入损失。
除此之外,保障型的寿险和理财型的年金险,也可以适当配置一些。
现在大部分中国人已经不愁吃穿,也都参加了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新农合。
但依然还有很多人看不起病,或者一场大病而倾家荡产。
这也是为什么奶爸一直强调:
只要条件允许,除了医保,大家最好配置一份商业保险,给自己和家人增加一道防火墙。
医保、商保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全面的保障,免除后顾之忧。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就请点个“赞”吧!